核聚变“点汞成金”:科学幻想还是现实可能?
发布日期:2025/9/29 16:58:37 | 浏览次数:98 来源:特力集团近日,美国初创公司Marathon Fusion宣布,其利用核聚变反应释放的中子通过核嬗变过程将汞转化为黄金的技术方案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一技术若成功实施,每发电一千兆瓦的聚变电站每年可产出约5000公斤黄金,其价值与发电收入相当,有望为核聚变商业化提供新的经济驱动力。
Marathon Fusion提出的技术方案基于核嬗变原理,即利用聚变反应释放的高能中子轰击汞-198同位素,将其转化为汞-197,后者在约64小时内衰变为稳定的金-197(黄金的唯一稳定同位素)。这一过程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且已有实验室观察记录支持。然而,该技术尚未经过同行评议,因此仍需进一步验证。
此外,天然汞中存在多种同位素,其中一些同位素可能在核嬗变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金同位素,导致产出的黄金具有部分放射性。这意味着,这些黄金需要长期储存和严密监控,以确保其安全性。尽管物理学家此前已使用粒子加速器合成黄金,但产量极少且成本极高。因此,Marathon Fusion的技术在成本控制和规模化生产方面仍面临挑战。
市场影响分析:
如果Marathon Fusion的技术能够成功实现并商业化,将对黄金市场产生深远影响。首先,黄金的供应将不再依赖于矿产开采,而是通过核聚变技术大规模生产。这将显著改变黄金的生产方式,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同时减少环境破坏。
其次,黄金的市场价格可能会受到冲击。目前全球每年产金约3500吨,而Marathon Fusion预计每发电一千兆瓦的聚变电站每年可产出5000公斤黄金。若该技术能够大规模应用,黄金的供应量将大幅增加,可能导致金价下跌。
此外,该技术的商业化或将为核聚变行业带来新的收入来源,有助于加速聚变商业化进程。据最新行业研究显示,截至2025年7月的12个月内,全球聚变公司融资26亿美元,累计投资总额达98亿美元。Marathon Fusion的技术若成功实现,将为聚变电站提供额外的经济收益,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吸引力和投资热情。
尽管Marathon Fusion的核聚变“点汞成金”技术在理论上具有吸引力,但其实际可行性仍需进一步验证。该技术若成功实现,将为核聚变商业化提供新的经济驱动力,同时改变黄金的生产方式和市场价格。然而,技术挑战、放射性安全问题以及市场接受度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这一“炼金术”梦想或许将成为现实。
